同济大学 当前位置:同济大学 > 正文

疫情未平息,心态不能先“崩”!无论奔赴一线、还是在家办公,听听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减压

  • 浏览次数:50       来源:同济大学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每一位职工都是参与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辱使命奋战一线,逆行的身影感动中国;一部分人响应号召宅在家中,不添乱以表支持;一部人已经陆续返回工作岗位,为保障民生做贡献。无论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疫情未平息前,在注意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情绪健康。

疫情未平息,心态不能先“崩”!无论奔赴一线、还是在家办公,听听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减压

  为此,劳动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身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峥,希望在疫情当下,能为广大职工群体带来帮助。

  问:从疫情拉响警钟到现在,许多职工都奔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特别是医务人员,危险、压力更不用说,对于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释放紧张情绪?

  专家:的确,一线职工特别是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是贡献最大的一群人,同时也是精神最紧绷、压力最大的群体。对于他们的心理援助和心理指导是尤为需要关注的。

  对此我提出四条建议。首先是指导一线职工自身的心理调整,在认同其心理反应的同时勇于面对现实,认清过度紧张、恐惧、抑郁的情绪和适应不良性认知与慌乱行为是无助于自身健康,甚至会影响工作效率;其次是一线职工之间的互相支持,团队、同事之间应加强交流,寻求相互的心理支持,抱着共同进退的决心、信心相互鼓励,给予彼此正能量。这些都是职工可以在共同参与的工作中获得的。

  下班后,一线抗疫职工又能怎么解压呢?这就需要家人的后勤保障。暖汤热饭能让职工在高强度工作后,保证营养,心身获得放松;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则能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慰藉,获得爱的力量,从而有心情、信心投入随后紧张的工作中。

  一线职工的领导和单位工会等部门,在这一特殊时期应加强对职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对于个别职工在工作中表现过度紧张、恐慌、烦躁易怒的职工,应该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根据实际情况体谅、理解职工并适当调整其工作岗位;而对于因长时间工作而过度疲劳的职工,应及时给予慰问和人文关怀,安排其尽快休息,及时安排岗位替代或缩短换班时间,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事实上,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已经有部门、单位关注到这方面需求。比如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在党政班子领导下成立了针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援助队伍,可以指导医务人员如何进行应急调控情绪,如何合理控制工作节奏、安排作息时间,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渲泄方法和自我调节办法。

  问:我们感谢一线职工在抗疫期间的辛苦付出,同时也注意到,由于响应国家号召“足不出户”,再加上假期延长、谣言四起,许多职工也出现了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情绪,您建议他们如何排解这些情绪呢?

  专家:对于这部分职工,我的首要建议是不信谣、不传谣。要相信党和政府,目前关于疫情信息的透明度已明显提高了,我们每天能够获得的咨讯也很多。实际上,没有必要整天都刷手机,当然基本的疫情发展、医疗常识、病理知识我们要掌握,对那些平时就遇事易于紧张焦虑的职工,应提醒自觉控制信息的过度暴露,事实上也不是非得要全部浏览。

  对于还未上班,需要呆在家中或是隔离在家的这部分职工,我的建议同样有四条:一是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虽然还未投入工作,但黑白颠倒、一日三餐不定时的生活作息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各种身体不适,从而影响情绪。

  二是要做适当的运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跑步机上慢跑、快走等,也可以做做操、跳跳绳,体育运动能够产生多巴胺,它们属于人体的快乐因子,一旦有了它们,人的情绪也会积极许多;也可以听听轻音乐,有助于舒缓情绪。平日里没时间看的书、影视剧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捡”起来看看,尽量丰富自己在家中的娱乐活动。

  家庭成员在此刻也是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鼓励,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分享情绪,也是负能量的一个渲泄口。例如网上的那些谣言,与家庭成员之间讨论也是分辨真假、权衡利弊的一个方法。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目前有关部门、学术组织、医疗平台已经开通了不少心理健康热线,也有视频问诊的服务,对于过度焦虑、抑郁无法排解的在家职工,可以从这些途径寻求帮助。

  问:疫情如今还未平息,严峻的形势对于经济的冲击也是无可避免的,中小企业的当家人担忧未来的经营,而职工则担忧是否会影响就业、前途未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专家:疫情当前,经济受创一定会出现,但是应该是短时的、有限的,我想说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小企业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整个国家在共进退。我注意到包括国家银行、税务局、部分房地产商、物业等都已经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增加货款、免税免租等优惠政策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要相信企业在这个时候不会“孤单”。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中小企业职工首先要肯定生命是最宝贵的,齐心协力先来共同对抗疫情,迎接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战线早日结束了,那么仍有时间来挽回经济损失,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困境中会有政府、组织帮助、沟通,这是一场全国的战役,包括你我。

  问:2月3日部分民生保障行业已有职工正式返岗,部分职工对于出门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恐惧感,当然也有在家办公的职工,您觉得企业可以为这些员工提供哪些帮助?

  专家:首先可以通过正规媒体上专家的建议,认真做好必要的自我防护。其次有不少单位的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门(HR)的干部接受过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可以与员工加强沟通,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如果需要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我的建议是企业可以收集一些正规的心理援助的热线、平台,提供给员工,帮助有过度焦虑、恐惧、抑郁的员工及时梳理、排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适应工作节奏。

0.278417s